首页 资讯 正文

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综治中心:三项举措赋能治理 筑牢基层“平安底座”

体育正文 183 0

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综治中心:三项举措赋能治理 筑牢基层“平安底座”

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综治中心:三项举措赋能治理 筑牢基层“平安底座”

荆楚网(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网)讯(通讯员 涂舟)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、难事不出街道”——这是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综治(zōngzhì)中心践行新(xīn)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目标宗旨(zōngzhǐ)。近年来,该中心聚焦“矛盾预防(yùfáng)、多元化解、风险防控”三大核心任务,构建“阵地强基、机制护航、法治赋能”的基层治理体系,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从“被动应对(yìngduì)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变,用“民生温度”筑牢“平安底座”。 阵地(zhèndì)强基 推动一站式调处 走进综治中心,群众接待、矛盾调解、网格(wǎnggé)管理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,网格中心、执法中心、党群服务中心有序运转,调解员(tiáojiěyuán)(yuán)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力量联动协作,“只进一扇门、解决烦心事(fánxīnshì)”的服务理念贯穿始终。 作为街道矛盾纠纷调处的(de)“中枢神经”,该(gāi)中心整合了网格化管理平台、智慧治理系统等数字化资源,建立“统一受理、分类交办、限时办结、跟踪反馈”全流程闭环(bìhuán)机制,真正实现(shíxiàn)“群众少跑腿、矛盾快解决”。2025年以来(yǐlái),该中心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00余件,均实现“一站式”高效化解。 机制护航 加强多元化(duōyuánhuà)协同 “制度是治理的基石”,综治中心坚持用(yòng)机制管根本、管长远。在矛盾排查(páichá)上,推行“网格首诊+专项摸排”模式,组织网格员、“一长三员”等(děng)力量常态化(huà)走访,结合重点人群动态监测,实现“底数清、情况明”。 在即接(jíjiē)即办上(bànshàng),开通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诉求通道,确保社区、科室“即接即应、当日转办”。 在会商研判上,建立“网格初评-社区复评(fùpíng)-街道终评(zhōngpíng)”三级研判机制,通过“三色预警+分类处置”精准匹配责任单位。 在应急处置上,健全“15分钟响应”机制,出现(chūxiàn)突发事件或群体矛盾时,社区、派出所、司法(sīfǎ)所同步到场,通过“稳情绪(qíngxù)、查根源、定(dìng)对策”三步控险,成功处置多起突发事件,实现“矛盾不扩大、风险不外溢”。 法治(fǎzhì)赋能 推进属地化治理 “法为上,合为贵,调为先”——这九字方针,是唐家(tángjiā)墩街道综治中心调解的黄金法则(fǎzé)。 坚持(jiānchí)“主动(zhǔdòng)排”与(yǔ)“依法调”相结合。一方面,组织网格员、志愿者、物业公司等(děng)力量,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收集民意,2025年以来,收集矛盾(máodùn)隐患530余条,化解(huàjiě)率达99.8%。另一方面,深化“三调”(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、人民调解)联动,打造“1+X”多元调解矩阵:“1”名街道领导牵头,“X”个部门(司法所、派出所、社区调委会等)协同(xiétóng),法院、律师(lǜshī)提供(tígōng)专业指导,发挥“五老”调解队、乡贤“熟人优势”,一案一策一专班,确保复杂矛盾精准攻坚。坚持“合为贵”与“调在先”相呼应。灵活运用“五共”法则,积极调动“两代表一委员”,有效引导居民“围坐(wéizuò)一桌”,探索群策群力与矛调工作深度融合、形成合力。搭建“小区治理月月谈”“板凳(bǎndèng)会”“流动桌”等协商议事平台,对适宜调解的(de)矛盾,优先通过非诉方式解决,避免小纠纷拖成大案件。 从(cóng)“十年磨一剑”推动8户10余年“钉子案”签约,到(dào)创新“现实补偿+历史赔偿”思路解决(jiějué)拆迁征收积案;从及时解决旧改中各项疑难杂症,到妥善化解辖区内涉房纠纷……近年来,该中心不断推动“小事有人管、难事有人帮、大事有人扛”,实现“小区矛盾少、治安问题少、安全隐患少”的治理目标。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预防”,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多元协同”,唐家(tángjiā)墩(dūn)街道综治中心以阵地为基(wèijī)、以机制(jīzhì)为纲、以法治为本,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的“民生答卷”。下一步,将持续深化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动治理重心再(zài)下沉、矛调效能再提升,让“平安(píngān)唐家”的底色更亮、成色更足。
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综治中心:三项举措赋能治理 筑牢基层“平安底座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